从传统评审到电子化评审再到AI辅助评审
发布日期:2025-09-17
作者:评立方
专家评审(同行评审)制度的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其发展经历了从非正式实践到现代规范化体系的演变过程。从评审系统软件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专家评审历经了从传统评审到电子化评审再到AI辅助评审这个历程。
.....................................................................................................................
一、传统专家评审
那么传统专家评审是什么样的呢?专家评审通常由特定领域的资深人士或业界精英组成,能够基于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项目、技术或成果进行深度评估。但是对于申报单位/个人或参赛者数量众多,收到的申报资料或作品成果众多的情况下,采用传统纸头的评审方式对于专家和相关单位来说,就比较吃力了。
公共场地铺满了成堆成札的纸质材料,当你去翻阅他们的时候,那种忙乱的感受,没有体会过的人是无法解的。

.....................................................................................................................
二、电子化评审
随着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化评审孕育而生。
电子化评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数字化评审,电子化评审覆盖了各种评审类型,包括项目评审、竞赛评审、招标评议、职称评审等,这是目前大多数体量比较大的项目评审会采用和实施的办法。
专家通过电子设备,无论是集中场地共同评审,还是网络初评预审,都是相当便捷的。由于相关资料和数据的电子化、评审过程的网络化,相关单位在资料整理和评审主持过程中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电子化评审通过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了相关信息的屏蔽和评审结果的多维度统计,大大提高了评审的效率、公正性和透明度。

这个时候,是构建一套好用的耐用的电子化评审系统还是去沿用一套标准化的产品又成为了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企事业和机构来说,构建一套符合业务流程和实施要求的电子化评审系统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
三、AI辅助评审
接着,我们会发现,随着我们业务的扩展,覆盖规模的变化,电子资料越来越多,包括各种各样海量的证件资料、文档资料、图片、音频、视频文件,不仅有结构化文档也有非结构化文档,怎么让评审工作在有效的时间里顺利完成呢?计算机是不是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呢?
于是,AI来了!

相对于人脑而言,人工智能在效率和准确性方面有更强势的表现:
(1)省时间:过去3天才能看完的投标文件,AI半小时搞定初审。
(2)少犯错:人眼容易漏掉的格式错误、数据矛盾,AI100%能揪出来。
(3)学得快:每次专家修改评分,AI都会默默学习,下次更懂你的标准。
AI辅助评审就像给你配了一个超级助手,我们希望AI可以帮助达成诸如以下的工作内容:
(1)材料核验:自动帮你检查论文、合同等文件是否造假,甚至能识别图片PS痕迹,比人工快10倍。
(2)预审打分:把复杂的招标要求拆解成“选择题”,专家只需勾选关键项,AI自动生成评分表。
(2)风险预警:发现投标文件雷同(比如不同公司报价小数点后三位都一样)或医疗数据异常,立刻标红提醒。
.....................................................................................................................
当然,使用AI辅助评审,同样延申出诸如此类的疑问,譬如:
AI给的结论是否可靠呢?
AI辅助评审可以在哪些应用场景进行实施呢?
AI辅助评审在处理哪些技术难点呢?.......
这些问题,后续我们将持续讨论,请大家保持关注。
---------------------------------------------------------------------------------------------
* 评立方原创文章,请勿转载,谢谢*


